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成因 成语成因
享天伦之乐下一句是什么-坐享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啊
tamoadmin 2024-11-09 人已围观
简介天伦之乐的意思原指兄弟之伦理次序亲属关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用法:天伦之乐指家庭团聚一堂的欢乐。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示例: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娘子,你看春满郊原,万花如锦。可备筵席,请岳母母亲同到南园玩赏,以叙天伦之乐。近义词:和睦相处、承欢膝下、合家欢乐、天伦叙乐。反义词:孤苦伶仃、看破红尘
天伦之乐的意思原指兄弟之伦理次序亲属关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
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用法:天伦之乐指家庭团聚一堂的欢乐。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示例: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娘子,你看春满郊原,万花如锦。可备筵席,请岳母母亲同到南园玩赏,以叙天伦之乐。
近义词:和睦相处、承欢膝下、合家欢乐、天伦叙乐。
反义词:孤苦伶仃、看破红尘、孤苦零丁。
天伦之乐造句
1、当了奶奶,就可以整天抱着自己的小孙子和小孙女,尽享天伦之乐了。
2、有些小贩,匆匆地收拾摊位,准备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有些小贩,却依然在帐篷的掩护下,继续做生意。
3、当时我觉得,比起迟雨来,我还是很幸福的。起码我还能和我母亲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4、日有朝朝暮暮,月有圆圆缺缺,人生自然难免青春与暮年,老不必悲叹,更不必忌讳!重阳节一起登高远眺,眺望过去的成功与失意,享受当下的天伦之乐!
5、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又稀里呼噜吃了一大碗煎蛋面,林枫这才心满意足的坐在有些硬邦邦的沙发上,重温着这久违的天伦之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的意思是什么天伦之乐造句
天伦之乐的意思:旧指兄先弟后,天然伦次,故称兄弟为天伦;后泛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指家庭团聚一堂的欢乐。
天伦之乐造句
1.三龙忙着享天伦之乐,胜公子此时方有余暇,打量一下身处的环境。
2.一家三口虽然都在皇宫里,可并不能像普通人家时常团聚在一起,今晚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分外难得,所以各个心里都充满了甜蜜,享受着这一刻的天伦之乐。
3.娘子说什么话来?你我夫妻初得麟儿,正是久享天伦之乐时候,怎的说出这等凶险话来?
4.假期是一个从工作中得到喘息,见识世界和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
5.你是我唯一的女人,女儿是我上辈子的情人,父母是我这辈子的恩人,在相片情人节里,照一张幸福全家福,祝福我们一家幸福美满,永远享受天伦之乐!
6.而夜皓月作为血元子的徒弟媳妇,再加上夜皓月的小嘴很甜,哄得血元子很是开心,在其最后的时光中也算是好好的享受了一下天伦之乐。
7.尽管数千年来农民总是粗衣恶食生话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虽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毕竟多多少少还能够生受些许天伦之乐和人间的情趣。
8.有了自己的儿女,做为父母更加感受到儿女绕膝的那份天伦之乐是多么的珍贵。
9.阿圭罗今年23岁,来到曼城将身披16号战袍。他为早日加盟结束了在老家享受天伦之乐,于周三早上飞抵曼彻斯特。
10.摩洛哥的记者获得当局的释放后,高兴地返回家园重享天伦之乐。
11.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又稀里呼噜吃了一大碗煎蛋面,林枫这才心满意足的坐在有些硬邦邦的沙发上,重温着这久违的天伦之乐。
12.最近一个感恩节,享受着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别人都胖了起来,而我吃得很有节制,很科学。
13.重视家庭生活的徐中雄,自参选以来,每天早出晚归,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享受天伦之乐了。
14.项攻孤孤单单一个人二十多年,此时此刻和陈韵、陈雪一起吃饭,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父母一起吃饭的天伦之乐有所相同,但又很不相同,总之就是温暖。
15.这回在陈局长的直接干预下她才意外难得一次在例假日和丈夫带着天真活泼的女儿小丹出来逛街市,一家子地享受天伦之乐。
成语大全查询形容父母子女亲情的欢乐
1、天伦之乐,汉语成语,拼音:tiānlúnzhīlè,释义: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天伦原指兄弟之伦理次序亲属关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
2、例句
(1)他们对天伦之乐的渴望已被对子女成就的自豪感取而代之。
(2)终于挨到晚上,全家为坐在圆桌旁边,享受著天伦之乐。
(3)她在二零零一年一月宣布在四月底退休,卸任公职,享受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其乐在其中怎么回复
天伦之乐_金山词霸
拼 音:
tiān lún zhī lè
解 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 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示 例:
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所处;更是欢叙~的家园.
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其乐在其中怎么回复如下
的确,天伦之乐是最简单又最美好的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的家人、朋友和爱人。在天伦之乐中,我们感受到了温暖、爱和陪伴,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家人一起做饭、看**、玩游戏、聊天,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充满了爱和关怀。我们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旅行、运动、玩耍,分享快乐和痛苦,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在这个繁忙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忽略这种简单的幸福。但是,当我们停下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幸福是无法用金钱或物质来衡量的。天伦之乐是一种内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充实。
所以,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分享我们的生活和情感。让我们感恩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份幸福和快乐,享受天伦之乐,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拓展:
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通常指老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褒义成语。
天伦之乐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这就是成语“天伦之乐”的由来。
天伦之乐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
天伦之乐的近义词有和睦相处、合家欢乐等,其中和睦相处的意思指彼此融洽地相处。合家欢乐指菊花品种之一。也指全家都很快乐。天伦之乐的反义词有孤苦零丁、看破红尘等。
那我们怎么用天伦之乐这个成语来造句呢?王伯伯退休后,在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
如果用天伦之乐成语接龙,则可以接:乐不思蜀、乐此不疲、乐于助人、乐极生悲、乐在其中等。
人生最强烈而有意义的体验,往往发生在家庭中。很多成功的人都同意艾柯卡的话:“我有成功的事业,但跟我的家庭比起来,事业实在是无足轻重。”
自古以来,人的一生几乎都在家族团体中度过。家庭的规模与组成有多种形式,但无论如何,亲戚之间的感情与来往总比外人密切。社会学家指出,亲族间的忠诚度跟两个人共有的基因成分呈正比:例如,兄弟姊妹有一半的基因相同,表兄弟姊妹有1/4的基因相同,因此亲手足互相帮助的热忱平均是表亲的两倍。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对亲戚的特殊感情只不过是保障同类基因存续的生物机制罢了。
亲情之所以存在,当然有很强大的生物学因素。哺乳类成长缓慢,如果没有与生俱来的机制,使成兽对幼兽有抚养的责任心,使幼兽对成兽有依赖心,就不可能生存至今。同样,人类新生儿与照顾者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文化与不同时代的家族实际关系,却出人意料的复杂多变。
比方说,父系氏族社会或母系氏族社会、一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或诸如特殊的继承制度等较不明显的家族结构,对家庭成员的日常体验都有很大的影响。大约100年前,德国分裂成许多小公国,各国有不同的继承法,或是嫡长子继承全部家产,或是由所有儿子平分。何种继承法会被采用,似乎完全出于偶然,但在经济上却有深远的影响(嫡长子继承造成资本的集中,带来工业革命的契机;平均分配则把产业分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工业发展落后)。回到手足关系的正题,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文化,必然与将产业平分给子女的文化有本质上的差异。手足之间的感情与彼此的期望,以及相互的权利与责任,大抵由特定的家族运作形式决定。正如上面的例子显示,虽然基因可能规划我们对家族成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但文化对这份感情的强度与走向,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因为家庭是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单位,在很多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社交环境,所以生活品质也大部分取决于我们能否从亲戚互动关系中得到乐趣。不论家人之间的生物或文化关联多么强大,一般人对亲戚的感受仍然相去甚远。有的亲人和蔼而乐于伸出援手,有的很难缠,有的无时无刻不对家中成员构成威胁,有的更是令人无法忍受。谋害至亲的人伦悲剧,发生的概率比没有亲戚关系的人还高。虐待儿童和**的,一度被认为只是难得一见的变态现象,现在则得知这种事发生频率之高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弗莱彻说:“我们爱的人最有能力伤害我们。”毫无疑问,家庭能带给人极大的快乐,但也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承受的重担。这完全得看家人在相互关系和彼此追求的目标上多少精神能量,而后者更为重要。
婚姻是妥协的开始
所有人际关系都需要重新调整注意力,为目标重新定位。两个人开始以“一对儿”的姿态公开出现时,他们必须接受单身时不会有的限制:时间上要互相搭配,计划要稍作修订;连相约吃顿饭这么简单的事,都必须在时间、地点、口味上达成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情人或夫妻对外来刺激的情绪反应也必须类似——如果一个人爱看**,另一个人讨厌**,这份关系可能就维持不久。两个人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就等于同意改变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他们的意识模式也必须跟着改变。结婚无疑是把应用注意力的习惯,做一个极端而永久的调整。生育孩子以后,父母为了配合婴儿的需要,又得重做改变:睡眠的周期要变,外出的机会要减少,妻子还可能必须放弃工作,必须为孩子储蓄教育经费。
这些调整都很辛苦,也可能使人感到沮丧。如果有人不愿在一段感情关系开始时调整个人目标,那么这段感情往往会在他的意识中制造混乱,因为新的互动模式一定会跟旧的期待模式发生冲突。一个单身汉可能把开一辆拉风的跑车和每年冬季去加勒比海度假当作第一优先考虑。倘若一旦决定结婚、生子,他就会发现,后面这两个目标跟前面两个目标轧不拢。他再也买不起玛莎拉蒂跑车,岛屿度假也变得遥遥无期。除非他修订过去的目标,否则互相矛盾的目标只会让他产生挫折感,在内心造成精神熵。如果他修订目标,自我也会随之改变——自我本来就是目标的整理与总和。由此可见,感情关系必然会带来自我的转变。
为情感而厮守
数十年前,一家人还倾向于住在一起,父母子女都基于外在的理由,不得不维持共同居住的关系。过去的人很少离婚,倒不是因为那时候夫妻的情爱比较深厚,而是因为丈夫需要人替他做饭和打扫房屋,妻子需要人负担家计,孩子也需要父母供给吃住,帮助他们进入这个世界。老一辈的人费尽苦心灌输给年青一代的“家庭价值观”,无非就是反映这种简单的需求,只不过多披上一层宗教和道德外衣罢了。
当然,一旦“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建立,一般人就会把它奉为金科玉律,而它也确实维系了家庭的完整。但这套道德规范常被视为外来的压迫,在它的压力之下,夫妇儿女敢怒而不敢言。它所造成的完整家庭只是一种假象,内在却充满了矛盾与仇恨。现在常见的家庭瓦解,其实是维持婚姻状态的外在因素逐渐消失的结果。妇女就业机会增加、省时省力的家电用品普及,对离婚率的影响远比爱心和道德衰微更大。
维持婚姻生活,与家人同住,并非只因为外在的理由。很多享受乐趣和成长的机会,只有在家庭生活中才体验得到,这些内在的回报现在也没有减少;事实上,现在可能比以前还容易得到。如果传统家庭为方便而厮守在一起的现象已逐渐减少,为共处的乐趣而齐聚一堂的家庭就可能不断增加。当然,因为外在力量还是比内在力量强大,两者消长的结果会使家庭瓦解的趋势再持续一段时间;但能支持下去的家庭,将会比那些违背个人意志、勉强守在一起的家庭,更能帮助成员培养充实的自我。
环境决定婚姻制度
人的本性究竟属于一夫多妻还是一夫一妻,一夫一妻制到底是不是文化演进的最高形式,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们知道,这样的问题谈的只是塑造婚姻关系的外在条件。就这个观点而言,最重要的似乎是,哪一种形式能最有效地保障物种的生存。同一物种的生物,甚至也会因环境而改变交配模式。以沼泽中的长喙鹪鹩为例,这种鸟在华盛顿州是一夫多妻的,因为那一带沼泽的生活品质迥异,占据富庶领域的少数雄性,较能吸引雌性,运气差的雄鸟只好注定打一辈子“光棍”。同一种鹪鹩在佐治亚州却奉行一夫一妻制,倒不是受这一州宗教信仰特别虔诚的影响,而是因为这儿的沼泽能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都差不多,雄鸟的条件也都差不多,都能吸引到一只雌鸟比翼双飞。
人类家庭的形式,同样是出于环境压力的影响。如果只谈外在因素,我们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乃是因为科技社会建立在货币经济上,时间已证明这种婚姻制度最方便。但个人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天生适合一夫一妻制,而在于我们自己要不要遵守一夫一妻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衡量各种选择的后果。
忠于最初的承诺
有些人习惯把婚姻视为自由的终结,也有人把家庭称作“枷锁”;家庭生活则令人联想到干预个人目标、阻挠行动自由的限制与责任——这固然是事实,尤其当结婚是为了方便时更是如此。但我们往往忘记,这些规范与义务,原则上与游戏规则没有两样。它们跟所有规则一样,都是为了缩小范围,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若干特别的选择上。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曾说,要得到完全的自由,必须先臣服在一套法律之下。换言之,接受限制就能得到解放。例如,决定把精神能量全部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之中,不论发生什么问题、障碍,或有更好的人选出现,都不会变心,就不会再有追求最大感情回馈的压力。既然已决定信守旧式婚约的承诺,而且不受传统所迫,完全发乎本心,当事人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抉择,别人的配偶是否比自己的更好,结果就省下不少精力应付生活需要,不必再花无谓的力气,思索该过什么样的日子。
如果一个人决心选择传统式的家庭,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跟儿女、亲戚、社区都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必须先考虑清楚,家庭生活如何能转变为心流活动。因为若非如此,厌倦和挫折感不久就会入侵,除非靠异常有力的外在因素维系,否则人际关系就会被破坏无遗。
家庭要能提供心流,必须先有存在的目标。光有外在的理由还不够,“人家都结婚了”、“该生孩子了”、“两个人吃饭也不过多一双筷子”的想法或许是成家的诱因,也可能足以使一个人把结婚的念头付诸实施,但它们并不能使家庭生活变得有乐趣。要先有积极的目标,才能使父母子女集中精神能量,携手努力。
以上的目标可能很广泛,而且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例如计划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建一幢理想的住宅、让孩子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或在现代的世俗社会中奉行某种宗教理想而生活。家庭若要使这些目标变成助长家族成员复杂性的互动关系,必须通过独特化与整合的过程。所谓独特化,就是鼓励家庭中每个人发展自己的特质,发挥最高的技巧,并建立个人的目标。整合则正好相反,它确保一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也能影响到其他人。如果孩子以自己在学校的表现为自豪,家中其他人也会表示关切,并以他为荣;如果母亲觉得疲倦沮丧,家人会试着鼓舞她。在一个整合良好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把彼此的目标放在心上。
共享目标
除了长期的目标,源源不断的短期目标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可能包括买一套新沙发,去野餐、度假,星期天下午一块儿玩拼字游戏等简单的活动。除非全家人愿意分享一个目标,否则要大家共聚一堂几乎不可能,更不要说从活动中得到乐趣了。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整合在此还是很重要:共同的目标必须尽可能反映各个成员的目标。如果瑞克想去看越野机车赛,艾莉却想参观水族馆,那就不妨安排一个周末去看赛车,下个周末再去水族馆。这种安排的好处是艾莉可能会觉得赛车很有趣,而瑞克也会喜欢观赏水中游鱼。如果两人各走各的,他们的收获就只局限于个人偏见的一隅。
家庭活动正如其他心流活动一样,也要提供清楚的回馈。在此指的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就这么简单。丈夫若不知道妻子为什么烦恼,或妻子对丈夫的心事一无所悉,双方就没有机会化解可能发生的紧张情势。我特别要强调,精神熵是团体生活基本的状况,除非人际关系中每一个人都投入精神能量,否则因为每个人的目标都多少跟别人有点儿不同,冲突一定会发生的。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误会就会加深,直到关系因而破裂为止。
发掘新挑战
在判断家庭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时,回馈也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太太跟我一直以为,每隔几个月,趁星期天带孩子去动物园一趟是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大家都能从中得到乐趣。我们最大的孩子满10岁的时候,开始对动物被关在狭小的空间里感到非常不快乐,我们就不再带他去动物园。人生的现实就是,早晚孩子会有自己的意见,认为全家一起从事的某些活动“很傻”,这时硬逼着他们一块儿做某事,反而会适得其反。很多父母干脆就放弃,让孩子去追逐他自己的同侪文化。但找一种仍能使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新活动,虽不容易,收获却更多。
从社交关系(尤其是家庭生活)中得到乐趣,心流活动中挑战与技巧平衡的因素极为重要。男女相互吸引的最初,行动的机会通常很明显。自古以来,好逑的男子最基本的挑战就是:“我能把她追到手吗?”女方的想法则是:“我能钓到他吗?”通常除了双方的技巧水准之外,还涉及一连串更复杂的挑战:了解对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喜欢什么样的**,他对时事有什么看法,这段缘分能否发展成一段有意义的关系。接下来,他们可以一块做一些好玩的事情、去一些地方、参加派对、事后评头论足等。
渐渐地,两人了解越来越深,显而易见的挑战都发掘完了。一般的花招都已尝试,对方的反应也都可以预测,至此性追逐已失去了最初的魅力。这时感情就面临着沦为无聊例行公务式的危机,它或许还可以靠方便的需求维持,但已经不可能提供进一步的乐趣或激起复杂性的新成长。使感情重回心流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中找到新挑战。
这可能只需要改变一下吃、睡、购物的习惯,但也可能需要谈谈新的话题,结交新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多注意伴侣本身的复杂性,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对方,对岁月造成的无情改变表示同情与宽容,并给予支持。复杂的关系早晚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双方是否准备许下终身的承诺?这一刻会有新的挑战涌现——共同组织、经营一个家,在孩子成年后参与更广泛的社会事务,共同工作。当然,这些事都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但体验品质上的收获也往往远超过付出的代价。
青少年问题多多
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也需要不断增加挑战与技巧。婴幼儿期,父母只要目睹孩子的成长就觉得乐趣无穷——第一个微笑、第一句话、第一次迈开脚步、第一次涂鸦,都能令他们开心不已。孩子在这些技能上的突飞猛进,每一次都是充满乐趣的新挑战,而父母的反应则给孩子更多的行动机会。从摇篮、游戏间到幼儿园的运动场,父母不断矫正孩子与环境之间挑战与技巧的平衡。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多青少年变得不再那么好控制,于是大多数父母选择视若无睹,假装一切都正常,明知无望,却仍抱着情况会好转的希望。
青少年在生理上与成年人无异,已成熟到可以生育下一代;大多数社会(我们的社会100年前也如此)都认为他们已经可以接受成年人的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同。但现代社会并没有为青少年安排与他们技巧相称的挑战,他们必须在成年人许可的范围以外,寻求挑战的机会。通常他们的发泄渠道就是破坏公物、和性游戏。在既有的条件下,父母很难弥补文化中机会的欠缺。就这一点而言,市郊高级住宅的富人和贫民窟居民并没有太大差别。一个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头脑灵活的15岁少年,在你家附近有什么事可做?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你很可能会发现,目前的一切不是太人工化、太简单,就是不足以掌握一个青少年的想象力。
然而,家庭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稍微缓和这种机会贫乏的现象。从前,年轻男子会离开家一段时间,去当学徒或到远方旅行,接触新挑战。今天也有类似的机会——到外地上大学,不过12~17岁左右大约5年的青春期仍然是个问题。这个年龄的人能找到什么有意义的挑战?如果父母在家里安排一些容易了解、颇具复杂性的活动,情况就好多了。如果父母喜欢玩乐器、烹饪、阅读、园艺、木工或修汽车引擎,他们的子女就有可能从类似的活动中发现挑战,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开始从一些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事情上找到乐趣。如果父母多谈谈他们的理想与梦想——即使没能实现——也可能会激励孩子的野心,突破目前的自满状态。再不然,拿工作或时事当话题,把孩子当作小大人或朋友看待,也能把他们训练成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但如果父亲一有空就捧着酒杯,坐在电视机前不动,孩子当然就会推论,成年人都是一些不知乐趣为何物的无聊家伙,他们会转向平辈寻求乐趣。
在比较贫穷的社区,年轻人常会加入帮派,借由械斗、耀武扬威及飙车,体验挑战的刺激;然而在比较小康的社区,这些机会通常不存在。包括教育、休闲、工作等活动,几乎都在成人的掌握之中,年轻人很少有参与的机会。也由于缺乏可以表现技巧、创意的机会,他们只得转向通宵达旦地逸乐、嚼舌根、及自恋式的反省,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是不是有意的,许多年轻女孩都认为,唯有怀孕才能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尽管这种想法可能导致危险而不愉快的后果。如何使环境变得富有挑战,无疑是青少年的家长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光是对迷失的青少年耳提面命,灌输他们该做何事,并没有用;只有活生生的范例及具体的机会才能奏效。倘若没有这些条件,一味怪罪青少年是不对的。
家是感情的避风港
如果家庭能给青少年接纳感、控制感和自信心,青春期的压力就会稍微缓和些。在具备这些要素的家庭中,成员相互信赖、相互接纳,他们不需要时时担心是否讨人喜欢,人缘好不好,有没有满足别人的期望。常言说得好,“爱不必说抱歉”,“家是一个永远欢迎你的地方”。确信自己在亲人眼中价值不凡,能给人尝试的勇气。过分墨守成规,往往是源于害怕遭受否定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家永远是感情的避风港,他就更有勇气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无条件地接纳对儿童尤其重要,如果父母威胁孩子,不能实现要求就收回对他的爱,孩子游戏的天性就会逐渐被长期焦虑所取代。但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无条件地为他的幸福奉献,他就能无所畏惧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否则他就只好抽出一部分精神能量来保护自己,这样他能自由运用的精神能量就少了。早期精神上的安全感,很可能是养成儿童自得其乐性格的一大要素,少了它,就很难长时间放松自我,真正体会心流。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人际关系不需要任何标准,犯规也不会受罚。如果触犯规定不需要冒任何风险,规则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任何活动若缺乏有意义的规则,就不可能产生乐趣。孩子必须知道,父母对他们有某些期望,不听话就要面对特定的后果。但他们也该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父母对他们的关怀都不会改变。
一家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开放的沟通渠道,就能在信任的氛围中,逐渐扩充行动的机会,使家庭生活成为乐趣洋溢的心流活动。家人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在团体关系中,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把个人的自我与目标置之度外,以便在一个结合不同意识、追求统一目标的复杂体系中,享受心流的乐趣。
我们这个时代最根本的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家庭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处理家庭生活最好的策略就是听任其自由发展。男人尤其喜欢用这个念头自我安慰。他们知道工作要有成就是多么困难,要为事业付出多少努力。回到家,他们只想松口气,而且觉得家人无权再向他们提出重大的要求,他们同时迷信家庭的完整。只有当一切都已太迟——妻子开始酗酒,孩子变成冷漠的陌生人——很多男人才醒悟,原来家庭跟“合资企业”一样,必须不断精神能量,才能保障它的生存。
“业精于勤,荒于嬉。”小喇叭手要吹奏得好,绝不能荒废时日不练习;运动员若不定期锻炼,体能就会退步,再也不能享受跑步的乐趣;所有经理人都知道,只要他一分心,公司就会出问题。这些例子都说明,不集中注意力,复杂的活动就会陷入混沌。家庭又怎么可能幸免?家庭成员之间的完全信赖、无条件接纳,只有在毫不吝惜投入注意力时才有意义,否则它不过是空洞的姿态与做作罢了。